低空應用 | 無人機成為新農具,從春耕一線看農業新質生產力
低空應用 | 無人機成為新農具,從春耕一線看農業新質生產力
? 點擊左上角藍字,關注我們
?
圖片
2025年2月23號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》明確提出,要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,支持智慧農業發展,拓展前沿技術應用場景。農業新質生產力,成為從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關鍵“密碼”,涵蓋生物育種、無人機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不僅能改造傳統農業,還能催生新產業模式,其核心是推動傳統種養業轉型升級,同時布局新興與未來產業,長遠錨定農業強國目標,現階段聚焦穩產保供 。
圖片
圖片
無人機成新農具,春耕效率大飛躍
圖片
在江西省豐城市淘沙鎮榆塘村,無人機成為春耕主角。村民楊新德手持遙控器,操控著無人機在田間盤旋,六七十斤稻種均勻播撒。100畝稻田,無人機僅需兩個半小時,而過去人工插秧,10人得忙活10天。嘗到無人機飛播甜頭后,今年楊新德索性自己購置設備,當起“飛手”。他算了一筆賬:人工插秧每人每天160多元,雇“飛手”每畝7元,自己買無人機,成本大幅降低。
同樣是“飛手”,埠下村的嚴志龍經驗更為豐富。他奔波于田間,忙時每天工作超10小時,甚至通宵作業。嚴志龍深知,飛播是技術活,不僅考驗“飛手”身體素質和操控技術,還與無人機維護成本相關。經驗豐富的“飛手”面對復雜地塊更從容,能減少事故。同時,團隊協作也很關鍵,成員裝填種子、肥料的速度,直接影響飛播效率。
圖片
在豐城,像嚴志龍這樣的專業“飛手”越來越多。農業無人機憑借先進技術和智能操作,大幅提升效率,深受農戶青睞,也讓“飛手”成為熱門職業。2024年,豐城市飛防面積達249.69萬畝次,無人機應用范圍不斷擴大。
圖片
科技賦能,智慧農業展新貌
圖片
豐城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李健提醒,無人機飛播要把握時間,早稻飛播需關注氣溫,警惕“倒春寒”,避免爛種爛秧;飛播后的田間管理也至關重要,因飛播時田面無水層,雜草易生長,需及時預防草害,否則后期防治成本將增加 。
圖片
科技創新是農業提質增效的關鍵。豐城市積極推進科技賦能,打造農業一張圖管理平臺,集成天氣預報、土地監測、苗情監測等智慧功能,為農田作業提供數據支持;搭建農事服務數字平臺,通過為農機加裝定位終端,實現農機在線調配,解決農忙時節農機調配難題。目前,全市658名農機手線上注冊,7804臺農機完成信息綁定。
圖片
圖片
展望未來,深耕農業新質生產力
圖片
豐城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吳洪國表示,未來將持續加強農業生產各環節的科技支撐,大力發展智慧農業,進一步拓展人工智能、數據、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。同時,加大對農業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,讓更多人熟練掌握新技術、新裝備,以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,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“豐城力量” 。
在豐城的田間地頭,農業新質生產力已生根發芽。從無人機飛播到智慧農業平臺,科技正重塑傳統農業。相信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,農業新質生產力將釋放更大活力,繪就農業現代化的壯美畫卷。
浙江善于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低空經濟服務商,坐落于浙江杭州臨平區啟航創新創業中心,并在臨平區四維公園內設有無人機培訓與交流中心,主要圍繞無人機開展相關業務,包括CAAC無人機操控員執照培訓、無人機行業應用、無人機新場景應用研發并推廣等。公司面向社會,積極聯合學校、政府部門與專業機構等進行戰略合作,融合各方資源,共同發展低空經濟相關業務。
相關推薦